🔊:爱喔喔TV 官方网址:【iootv.tv】【iootv.cc】【iootv.vip】

邓寄尘

人物经历

邓寄尘广东南海人,生于1912年2月17日,播音艺员出身。能够独立造出八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演绎谐趣广播剧,轰动一时,获得“谐剧大王”之美誉。他在丽的呼声由星期一至六中午12时半主持的“邓寄尘谐剧”,一讲便讲了20多年……多才多艺的艺人,早于40年代已在广州演粤剧,1950年获李我引荐来港入丽的呼声主讲谐剧,不久即进军影坛,成为著名的谐星,又不时灌录谐趣粤曲及粤语流行曲,较为人熟知的粤语流曲名曲有<墨西哥女郎>,<飞哥跌落坑渠>;,<;诈肚痛>;等。邓寄尘自1950年开始拍电影,绝大部分是谐趣喜剧,与新马师曾合作的“两傻”系列尤其著名。邓寄尘主演的电影包括《失魂鱼》,《十字街头》,《荒唐镜五斗陈梦吉》,《两傻游天堂》等等。邓寄尘于1975年移民加拿大,从此淡出艺坛,不过多年来亦有客串演出香港电影《鬼马智多星》,石天版《追女仔》等。1991年7月2日病逝于美国,享年78岁。

香港电影史

香港电影在二次大战后迅速复兴,而在1949年以后渐趋蓬勃,不无原因。1949年后大批中国大陆的电影工作者因政治及经济理由纷纷南下,在香港设电影厂,跟本地影人合作拍摄国,粤语片,使香港成为南中国唯一的也是最大的电影中心。再加上五十年代中期,星,马电影势力过渡到香港,以及香港原有被美,日,欧电影文化所带来的冲击,遂令香港电影迈向成熟的雏型。五六十年代是国,粤语片起飞的时期,其中由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更是粤语片的盛产期。这段黄金时期粤语片有以下几个主流:⒈粤剧戏曲片据估计,在50年代每年就有200部粤剧戏曲片问世,差不多每三部粤语片之中就有一部是粤剧片,而在1958年更达到了高峰,这一年的160部电影中,粤剧占了一半。“舞台式”的粤剧片基本上制作费不高,电影技巧也不特别考究,因为大部份都沿用粤剧舞台上的大老倌演出,只唱主要情节,其馀的排场做手都不严格。因此,这类戏曲大多被揶揄为“五日鲜”,“七日鲜”。当然其中也不乏制作认真,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不朽经典,如《帝女花》,《紫钗记》,《李后主》等。而戏曲片的演员亦有不少为人熟悉的名字,包括:任剑辉,白雪仙,新马师曾,薛觉先和林家声等等。至于粤剧戏曲片为何会在五十年代大受欢迎呢?这是因为战后粤剧发展蓬勃,进棚看戏成为上流社会的消费享受。至于一般市民只好听电台话剧或听粤曲,有见及此电影公司便把大量经典粤剧拍成电影,让戏迷可以以低廉的戏票欣赏传统的粤剧戏曲。⒉文艺片这时期的文艺片背景多为民国或当代,讲求戏剧结构,又或改编自中外文学,流行小说,或袭取荷里活通俗剧的故事模式。而提到这类环绕家庭伦理,男女之爱的文艺片,就不得不提粤语片电影公司中的佼佼者:联合电影有限公司“中联”。“中联”创建于1952年,共生产了44部电影,出品了不少粤语片中的经典,如李铁的《危楼春晓》,《天长地久》,楚原的《可怜天下父母心》等等,都是家传户晓的作品。“中联”的21位精英,有见于影艺界充斥着粗制滥造之歪风,遂以认真的拍摄态度,主题健康的电影信念为大前提,创办“中联”以抗衡媚俗投机而质素低劣的“七日鲜”货色。这批电影界精英包括导演李铁,吴回和13位著名演员:吴楚帆,张锳,张活游,白燕,黄曼梨,紫罗莲等等。“中联”电影每每针对香港社会种种问题,批判上流大亨的伪善丑恶,带有浓厚的教化意味,更大大提升了中国电影的美学层次。大概是因为过份执着于传统道德使命,“中联”渐渐跟时代脱节。到1967年,它也随着粤语片的息微而关闭,但其对香港电影的影响是绝不容忽视的。⒊古装武侠片50年代的古装武侠片大多以民间熟悉的侠义神怪故事为骨干,但武打场面并不讲求真实感,发展至后期日渐注重动作场面设计,大量加进了特技花款,曹达华和于素秋就演了不少这类古装武侠片,如《如来神掌》系列。⒋喜闹剧这类电影大多以诙谐搞笑的喜剧演员挂帅,桥段不外乎“大乡里出城”,“癞蛤蟆想食天鹅肉”之类的故事,如新马师曾,邓寄尘主演的“两傻”系列。以上各类型的粤语片虽然在电影美学角度上来说,艺术感略嫌粗糙,但论到能否带给观众共鸣,则可谓绰绰有馀,难怪这段时期,粤语片的产量可观,令粤剧片达至高峰期。事实上,从1967至1969年,粤语片的产量仍高于国语片,只是到了1969至1970年,情况才开始扭转。国语片由低沉转盛的转捩点,是五十年代中期“国际发行公司”与邵氏父子改组,分别成为“电影懋业公司”和“邵氏公司”。“邵氏”和“电懋”资本雄厚,野心勃勃,改组后锐意在香港电影业大展拳脚。它们不但全力推动国语片,还建立完善的发行网来开拓海市场。1957年邵逸夫掌舵“邵氏””,制作大量高质电影,首部成功的作品是李翰祥执导的《江山美人》,《不了情》,达到前所未有的以“十万”为单位的票房成绩。“邵氏”电影制作豪华瑰丽,粤语片中的“烂衫戏”可谓相形见绌,加上制作重质不重量,鲜有“七日鲜”的电影出现。国语片的热潮不独使国内兴起的黄梅调电影带到香港并使之流行起来,更创作了新派武侠片,包括改编自金庸及梁羽生的武侠作品:胡鹏导演的《射雕英雄传》。单在1963年,武侠片的产量已高达61部,而武侠片之中的代表作则是胡金铨的《龙门客栈》及张彻的《独臂刀》。狄龙和王羽这些武打明星的出现,亦可视为70年代李小龙冒起的前奏。事实上,从50年代起,国,粤语片的确并存,虽然两者存在竞争,但本质上是相容的。可是,随着国语片从1970年迅速发展,加上粤语片青黄不接,于1970-1971年间,国语片的产量多达116部,而粤语片只有22部;于1971-1972年间,国语片数量依然上升,反观粤语片却只剩一部,那是由邓丽君主演的《歌迷小姐》。之后的数年,国语片一直领导着香港电影市场。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60年代末期,粤语片面对着国语片雄霸市场的威胁,但仍力求在戏种上有所突破,青春歌舞片顺势兴起,并造就了两位当时得令的年青人偶像-萧芳芳和陈宝珠,电影界追捧偶像的热潮可说是由她们而起。